其實老娘也是個愛書人,只是看書很慢,印象中的孩時睡覺前,老娘會就著微小的燈光看書或讀者文摘,
小時候不像現在可以拜google大神(也萬幸沒得拜),只能從圖書館找到老師指定要找的問題與答案,天知道,當時要從書海茫茫中找到答案對小屁孩來説也不是簡單的事,久了變成泡圖書館為樂的小屁孩。
另一個肇事原兇是老娘送我去上的作文課,上作文課之前什麼起承轉合都省略,作文最好是成語多多益善,所以老師都不停的在講
再説回小時候,反正老娘也沒有限制小屁孩在什麼時期該看什麼書,反正去圖書館想看什麼就借什麼,放牛吃草下,什麼中國各省的神話故書、十萬個為什麼、怪盗亞森羅蘋、福爾摩斯、瓊瑤小説等等繁族不及備載,管它看不看得懂,就是抱書猛看,不懂的地方就跳過,看得也不亦樂乎;據老娘説,好幾次去房間催我吃晚餐了,發現我抱著書從下午有日光時看到天黑也忘了開燈,就憑著窗外的路燈讀得津津有味。
還記得兄哥的讀後心得是"汪洋中的一條船",差不多是小四還小五吧,好不容易坐車到重慶南路,看到這麼多字的一本書,直呼怎麼可能看完,就見他家老妹開始津津有味的讀起來,走路去搭車也讀、坐車也讀、回家也讀、吃飯也讀,讀到作者要用爬的去上學就流淚,讀到和太太的相遇也流淚,完全就已經未老先衰,走歐巴桑路線啊啊啊啊~~~沒想到讀完了,有感而發,跟兄哥分享心得,他説寫下來吧(完全不疑有它),引經據典字字血淚的讀後感,他説~字怎麼這麼多(要重抄一份),就交卷了事,居然讓他撈個名次回家,這事也是大一點才跟我説的後話。
當然漫畫和小説類的也沒有少看過,晚上還躲在被窩中用手電筒照明看書,這個壞習慣也讓我小小年紀戴起眼鏡
求學時期的國文老師,一直給很多的指引,這和個人喜愛中國文學也有很大的關連,高中時期是為賦新詞強説愁的年紀,老師給的評語是書寫過於老成,甚至會私下問最近看什麼書?才發現原來近期看什麼書的語法或口氣會因為書的種類不同而在作文有所變化,這點實在相當有趣。
上了專科時的讀後感,甚至一人可以寫三份,一個是按作者的心路歷程而寫、一個是讀者、一個是書裡的主角角度,完全用了劇本的角度寫下不同的心得,電子檔實在方便,連同學本人都不用改名字就可以交卷的撰寫方式,一人分飾三角,(好孩子千萬不要學)
這麼説來~長大應該會變學者或書呆子之類的,不然另一半也應該是愛書人之類的~其實人生就是這麼奇怪,長‧大‧後‧和‧書‧半‧毛‧錢‧關‧係‧也‧沒‧有‧
的確曾想過要當一個言情小説家,但這麼豪爽(天天)的個性,也寫不出驚艷之作就算了。我的另一半也不是愛書之人,只愛漫畫,小時候也曾幻想過要當一名漫畫家,但也畫不出什麼厲害的漫畫來~原來我們都是在年輕時早早立了方向,又早早發現自己技不如人,便改行了(去那了啊~)~
再來是書的賣座或引人入勝就會被買走版權拍成電影,以哈利波特為例,先看了書再去看電影,就算是效果做得再好,也不及我想像中的魔法世界,出了影院,一直直呼這不是哈利波特啊啊啊啊啊啊啊啊~當然另一半懶得看書的人,有人演給他看還求之不得,就説還挺好看的啊~以下就無結論,畢竟爭論的話題,都是很個人觀感的,説輸了或贏了,又怎様?
讀書有趣的地方在於想像。同一句話,每個人的想像都不一般,好比
夏宇-甜蜜的復仇
把你的影子加點鹽
醃起來
風乾
老的時候
下酒
你的影子,是你的愛人,加鹽醃起來是把回憶放在心裡,等老了再來回味,讀的人心境不同,風味自然不同,折射的正是讀者自己豈不有趣。
而且也發現書的編排和書的設計愈發五花八門、眼花撩亂,但讀書的人卻少了,書店也一間一間的倒了~
網路的興起不知神速進展到幾番,可是眼界的狹隘卻日益增加,個人不喜説教成份,但不得不説,世界上不是只有維基的答案是對,連簡單的是非對錯都需要人在網路上加以安慰或批判,到底是人老了?還是世界的進歩.快到連文字都鞭長莫及?
其實一個人的懶散,從日常就可見一斑,這個blog好久沒上來寫些什麼,倒是今日有感而發,上來寫些從書展看到的感慨
以前只有老師要求才會寫的讀書心得,現在個人是希望看完一本書就寫下來,不管文藻的優美深淺,就當是個人喜好吧!
2016就這麼之一的新希望,祝大家新年快樂~蛀書蟲就從今天開始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